执法效率提高 强度加大 行为规范——重庆市推广应用“互联网+执法”系统侧记

发稿时间: 2022-07-25 09:49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作者: 2022-07-25
分享X

拿出平板电脑,打开“互联网+执法”应用程序,对照提前录入的执法检查方案,重庆市綦江区应急管理局危险化学品监管科执法人员戴强和同事对中石油营盘加油站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逐项检查。检查完成后,戴强又拿出便携式打印机,直接通过“互联网+执法”应用程序将现场检查记录和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打印出来,签字后交给该加油站负责人。

像这样高效快捷准确的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戴强已经进行了大半年,他对此赞不绝口。

去年9月,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大力推进“互联网+执法”系统推广应用,要求全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引得基层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纷纷点赞,“大家普遍认为通过应用‘互联网+执法’系统开展执法检查,提高了执法效率,加大了执法强度,执法行为也更加规范,有力地提升了基层安全生产风险识别和隐患处置能力。”重庆市应急管理局科技与信息化处处长阎掌峰说。

查什么、怎么查,一目了然

据阎掌峰介绍,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执法”是破解当前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难题的重要手段,是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的重点方向和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推广应用“互联网+执法”系统中,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该局党委书记、局长冉进红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明确分管领导及科技与信息化处、政策法规处、安全协调处等处室职责分工,制定相关检查考核制度,合力推进工作落实。按照试点先行和全面推广工作思路,确定綦江区、九龙坡区先行开展试点工作。

作为重庆市“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试点单位之一,綦江区应急管理局要求全局持有执法证的干部职工务必掌握该系统,并组织多次针对该系统的专题培训,推动全区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尽快熟悉该系统并且能够快速上手使用。

“我们在正式运用‘互联网+执法’系统之前,便为每名执法人员配备了执法使用的平板电脑和便携式打印机,并鼓励执法人员在日常检查中使用该系统。”戴强说。

起初戴强对应用“互联网+执法”系统心存疑虑,但在使用过程中,他渐渐尝到了甜头,“这套系统大大提升了执法效率,也提高了执法人员及执法行为的专业性。”戴强认为,过去曾一直困扰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的“查什么”“怎么查”的问题,在应用了“互联网+执法”系统后,迎刃而解。

“这套系统会根据被检查企业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检查内容和检查依据,查什么、怎么查,一目了然。在执法过程中还可以现场拍照或录制视频上传至系统;企业整改期限临近时会提示,使用系统直接开展复查即可。”戴强说。

记者了解到,应用“互联网+执法”系统后,执法人员可以将重点检查、专项执法等执法任务生成执法任务清单,实现执法检查内容、执法检查结果与执法检查依据、行政处罚依据、行政处罚措施相关联,安全生产执法、立案、处罚、资料归档等工作全流程管理,保证执法信息网上记载、执法文书网上生成、办案活动网上留痕。同时,运用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实时掌握执法动态,直观展示执法活动,真实反映执法检查、行政处罚等相关数据,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

查出来、怎么办,按图索骥

在九龙坡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袁坤看来,应用“互联网+执法”系统不仅提高了执法效能,还能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利用“互联网+执法”系统的政策法规模块和行政处罚模块,找准问题隐患的违法违规事实和政策法律依据,依法实施处罚,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执法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今年6月23日,袁坤带领该局执法人员,运用“互联网+执法”系统对华岩镇一家粉尘涉爆木质家具生产企业进行执法检查。

在检查前,执法人员通过“互联网+执法”系统工贸专项粉尘涉爆企业检查项,提前做好被检查企业的现场检查方案,明确了“粉尘防爆6条要求”、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具体检查内容。在现场检查中,执法人员按照检查项目以及部分综合检查事项对该企业逐条逐项进行安全检查。

“对照检查,我们发现该企业生产中使用的中央除尘系统积尘箱,采用的是重力沉降室除尘,却未安装锁气卸灰装置;中央除尘管道只安装了隔爆设施等两处重大安全隐患。”袁坤说,“互联网+执法”系统还针对处罚这两处重大安全隐患提供了法律法规依据,“最终,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要求该企业暂时停止整个中央除尘系统的使用,待整改验收合格后才能恢复使用。”

执法变得既精准又高效,随之而来的是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底气更足、强度更高。据统计,“互联网+执法”系统在九龙坡区应急管理局应用以来,已录入企业基本信息591家,执法检查300余家次,立案处罚13起,罚款24.6万元;在綦江区,当地应急管理局使用该系统进行执法检查224家次,发现隐患623项,办理案件14起,罚款15.4万元。

截至2022年4月底,重庆市共录入执法检查企业(单位)1.9万余家,录入执法检查人员2039名,开展行政执法检查4388家次,发现隐患问题7990项,出具文书1.4万余份,行政处罚327次,“依托‘互联网+执法’系统,有效提升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水平。”阎掌峰说。

重培训、严考核,深化应用

为全面推动“互联网+执法”推广应用,去年12月,重庆市应急管理局集中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开展“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现场示范教学,邀请3名专家带领技术骨干深入基层一线现场手把手示范。该局坚持每月印发一期“互联网+执法”系统推广应用工作专报,对各区县、各处室(单位)应用情况进行通报总结。

今年4月,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制定了《“互联网+执法”系统推广应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从考核对象及原则、考核内容、计分方式、结果运用等方面,明确了全市应急管理部门应用“互联网+执法”系统的考核导向和标准。

从5月1日起,重庆全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均应用“互联网+执法”系统。城口县应急管理局通过组织集中培训、狠抓骨干培训、开展现场实操培训等方式,推动执法人员掌握使用该系统;渝北区应急管理局则制定了符合镇街实际的“互联网+执法”系统推广应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细化了企业台账录入率、执法人员录入率、线上执法率、监管行业覆盖率、线上执法行为的规范性五个方面的考核内容,倒逼各镇街日常应急管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采用“互联网+执法”系统;合川区应急管理局则实行执法回访制度,按照20%的比例对企业进行回访,杜绝简单执法、查与用“两张皮”现象。

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发布,透露这些信息!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