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信的非凡十年·辽宁篇丨“数智”赋能锻造工业“硬核”力量,辽宁谱写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篇章

发稿时间: 2022-09-13 09:08 来源:中国工信产业网 作者: 陈相龙 2022-09-13
分享X

为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地方工信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策划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地方工信的非凡十年”发展成就巡礼重大主题报道。

本期聚焦:地方工信的非凡十年·辽宁篇丨“数智”赋能锻造工业“硬核”力量,辽宁谱写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篇章

辽宁.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为目标,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引育壮大新动能,全省工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深化数字赋能,“辽宁智造”创新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这十年,辽宁发挥场景资源和数据资源优势,着力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制定《制造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方案》,通过挖掘场景、试点示范等,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先后征集发布了一批应用场景,通过举办数字化转型对接交流会等活动,撮合服务商与企业对接合作。建成恒力石化、沈阳海尔等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1.2%,例如,沈鼓建设数字化车间,整体生产效率提升了29.6%,工期缩短了20%,能耗下降了5%。2017年以来,辽宁培育28个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进入全国服务型制造区域发展指数评估十强,推动企业上云用云,全省上云企业超过9万户。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步伐加快。着力推进网络、平台、安全及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星火•链网”全国首个骨干节点落地营口,超级节点在沈阳上线运行;培育“精钢云”“长征云”等33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49.7万台;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投入运行;沈阳中德装备产业园等获评东北唯一的工业互联网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举办三届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吸引了国内外头部企业来辽投资,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等创新平台落地。截至目前,辽宁全省建成5G基站6.25万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已上线运营25个,数量居东北首位。

十年来,辽宁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多措并举推动当地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两项关键指标,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

攻坚核心技术,夯实国家战略产业安全基石

这十年,辽宁通过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难题,装备制造、石化等产业在保障国家产业安全中的战略地位愈加重要。

首艘国产航母、跨音速风洞主压缩机、AGT-110重型燃机等“大国重器”在辽宁问世。“海斗”“潜龙”等系列水下机器人构建了我国水下机器人谱系化技术装备体系。特变电工世界首台±1100千伏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成功投运。大连华锐重工全球最大23000标箱集装箱船用W12X92型曲轴填补世界空白。恒力石化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辽阳石化俄油加工增效改造等重大结构调整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鞍钢集团重组本钢集团,成为中国第二、世界第三的超大型钢铁集团公司……

十年来,辽宁做好石化、冶金等原材料行业补链延链强链文章。石化行业乙烯、PX、PTA产能产能和产量均位居全国首位。2021年,辽宁全省石化行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化工精细化率提高2.1个百分点,冶金新材料营收占比提高2.5个百分点。

释放创新动能,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这十年,辽宁着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9%,高于全省8.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71.2%,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持续壮大。工业战略性新兴企业比2017年增长近一倍。集成电路产业2021年营业收入是2012年的6.2倍。其中,集成电路装备2021年营业收入是2012年的50倍,辽宁与北京、上海构成全国集成电路装备三大重点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由2012年的8.2%提高到14.3%,化药制剂、生物药品、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行业占比达83.6%,较2012年提高29个百分点。软件产业2021年实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6%,是近3年来产业发展最高增速。软件离岸外包业务收入连续11年位居全国首位。

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加快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认定省级 “专精特新”产品(技术)5248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3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4家。211户企业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居全国第10位。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累计培育省级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17家,国家级33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404家,国家级50家。2021年,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424.7万户,增长9.9%,占市场主体总量95.6%。2012年以来,大连万达等27户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辽宁是全国工业化最早的地区之一,曾诞生新中国工业史上千余个“第一”。这十年,辽宁赓续红色血脉,重塑工业辉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跨入新时代,辽宁“新意”更浓,这片黑土地如今正吹响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号角,迸发出强大的前进动力。

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创新成果展示来啦!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