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推动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

发稿时间: 2022-09-23 17:41 来源:中国工信产业网 作者: 陈相龙 2022-09-23
分享X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彭雪海.jpeg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彭雪海

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促进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为主题,举行第十场“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彭雪海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推动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近年来,北京市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与天津、河北共同谋划新思路、采取新举措、推动新发展,紧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打通供应链,优存量、强增量,形成了同心同向同力发展的工作格局。

一是以非首都功能疏解带来产业发展新面貌。实施非首都功能产业负面清单管理,退出一般制造企业近3000家,通过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减法”,换取经济结构优化的“加法”,产业发展更加高端智能绿色化,发展高精尖成为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旋律。

二是整体推进产业协同迈上新高度。建立了三地工信部门常态化的定期会商机制,将规划共编、园区共建、项目共推、基金共设、产业链共延等列入三方合作协议。依托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平台,搭建跨区域高层次产业合作平台。

三是携手谋划构建产业新链条。协同谋划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氢能和燃料电池、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布局,鼓励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在京津冀范围提升产业链保供能力,通过制定关键零部件供应替代计划稳链、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补链、发挥各地优势协同布局实现强链。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滨海新区、河北省唐山市等12个城市(区)获批成为国家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示范区获工信部批复。

四是加速建设产业协同发展新平台。持续创新龙头企业带配套、总部研发加生产、产业园区带项目等模式,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园等一批共建园区焕发蓬勃发展生机。

几年来,一批标志性项目开花结果,总投资74亿元的沧州现代四工厂、总投资42亿元的河北京车造车基地、总投资18亿元的新乐三元工业园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三地产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协同创新发展成效显现,区域协作水平持续提升。

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创新成果展示来啦!

特别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