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主题是“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促进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张宏韬介绍了上海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创新突破以及如何进一步支撑城市能级提升相关情况。
张宏韬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服务建设制造强国,打造联动长三角、辐射全国的高端制造业增长极。
一是工业规模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4.2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0%。在航空航天、船舶海工、高端装备等领域,大飞机、大型邮轮、重型燃气轮机等“大国重器”不断涌现。
二是新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形成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为支撑的“3+6”产业体系,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27万亿元。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和未来产业加快布局,高水平推进建设53个特色产业园区。
三是产业链竞争力不断增强。创建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实施工业强基、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突破。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全力保障汽车、集成电路等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四是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以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为主攻方向,实施专项行动计划,提升制造业数字竞争力,汽车、新材料领域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标杆智能工厂,培育5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60家市级工厂;建设航天、船舶等领域的26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获批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场景超过500个。
张宏韬表示,下一步,上海将继续坚持以制造业为实体经济主战场,承担更多国家战略任务,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跃升,努力为新时代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上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