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家庭农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作用正日益凸显,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注入了新活力。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如何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铜仁市大力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多元融合建、整合资源扶、严格标准管,培育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有效拓宽农民经营性和财产性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目前,全市有家庭农场2766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48家,家庭农场总收入达13.57亿元,带动脱贫户持续增收7938户,解决群众就近就业5.29万人。
家庭农场让农家富起来
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官舟镇,有一个绿色生态家庭农场,这里山清水秀,蛋鸭成群,热闹非凡。
这个农场就是侯彩霞夫妇创办的沿河自治县盛鸿畜禽家庭农场,是贵州省唯一入选的第二批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
该农场创办于2016年,主要从事蛋鸭养殖及鸭蛋加工销售,农场秉承“绿色、生态、安全”的发展理念,利用当地依山傍水的自然资源,农场蛋鸭养殖以放养为主,蛋鸭“喝的山泉水、吃的中药材、下的生态蛋”。而农场用鸭蛋加工的松花皮蛋,品相好、口感佳,供不应求。
2021年,农场将蛋鸭养殖规模扩大到20000只,年产鸭蛋150万枚,带动更多的农户借助养殖踏上增收致富路,成为贵州省唯一入选的第二批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并获央视《振兴路上》栏目专题报道。
近年来,铜仁制定《关于扶持培育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铜仁市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创建管理办法》等文件,坚持政府引导、农户主体原则,根据区域差异、土地差异、产业差异,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进行分类指导,做到适度规模、积极稳妥推进。
截至目前,全市有家庭农场2766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48家,家庭农场总收入达13.57亿元,带动脱贫户持续增收7938户,解决群众就近就业5.29万人。
返乡创业青年带领群众增收
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既照顾了家庭,每天还有100多元的收入,这让石阡县河坝镇王坪村的村民们乐开了花。
时下正是花椒采收时节,连日来,在河坝镇王坪村拐枣坪花椒基地,石阡县大齐岭家庭农场组织了当地60余村民采收花椒。由于采收工序简单,采收队伍不仅有老人,还有带着孩子的妈妈,一派繁忙的景象。
石阡县大齐岭家庭农场,是石阡县唯一获得省级"家庭经营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试点"的单位,农场负责人是河坝镇王坪村村民刘恩刚,一位返乡创业回报家乡的青年。
2017年,在河坝镇党委、政府号召下,刘恩刚放弃高薪回乡,筹建了石阡县大齐岭家庭农场,致力于九叶青花椒的种植和改良。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引导下,目前,200余亩的九叶青花椒已进入盛产期,并开始产生经济效益,预计产量达15万斤,产值90万元左右。
近年来,铜仁坚持家庭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的基础性地位,把家庭农场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鼓励各类人才兴办家庭农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截至目前,我市引导和鼓励乡村本土人才、有返乡创业意愿和回报家乡愿望的外出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以及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依法依规创办各种类型的家庭农场882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共奏乡村振兴新曲
在铜仁,像侯彩霞夫妇和刘恩刚这样创办家庭农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人越来越多。在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下,一个个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中崭露头角,鼓起农民钱包,兴了乡村业态。
创新资金扶持方式。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农业信贷产品,创新反担保措施,降低担保费率。实施“首贷免息”金融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促进家庭农场信用贷款增量扩面。今年来,农行铜仁支行创新推出“惠农e贷”、铜仁农商行探索“金融+”模式支持家庭农场贷款资金2.61亿元。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500万元,市级统筹安排2000万元,各区(县)按照不少于1000万元标准统筹财政衔接等资金,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利息补贴、资金代偿等方式支持家庭农场。
整合农技资源。健全家庭农场包保服务制度,明确专门农技人员联系家庭农场,实行“一对一”“面对面”服务,建立技术服务台账,指导家庭农场应用先进农业机械装备和新品种、新技术,提升家庭农场的科技应用水平。2022年,全市选派16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农业专家对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家庭农场产业发展开展指导服务。全市培育农机作业服务组织26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76个,农机总动力达310.15万千瓦,市级以上家庭农场良种良法覆盖率达100%。
探索市场联合建。探索成立家庭农场联盟、协会等组织,提升家庭农场自我服务能力。推进“家庭农场+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多种模式,实现抱团发展,延长产业链、保障供应链、完善利益链。通过农场联盟、协会等方式,形成印江自治县生态茶产业、德江肉牛养殖、玉屏水稻种植等12个规模大、效益好、覆盖生产加工营销全产业链的产业组织联合体。
放眼铜仁,家庭农场数量稳步提升,乡村振兴如火如荼,一大批新农人正逐梦乡村,铺就奔向共同富裕的前进道路,绘就共同富裕大场景下新时代美丽乡村新画卷。(铜仁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