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价值共识,通信运营商作为数字经济建设主力军和推动者,面临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的双重压力,亟须寻求绿色转型的切入点和新方向。
通信运营商的绿色金融路径
汇聚政策市场合力
“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加快了绿色金融领域的谋划布局,顶层规划与制度安排逐步落实,在政策加持下,绿色金融、碳金融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持续高频的政策部署为生态能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保驾护航,为带动通信运营商有效投资、引入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提供有力支持。绿色金融产品推陈出新,呈现层次多元、多点开花的蓬勃发展局面。
绿色信贷:作为绿色金融的支柱产品,近年来绿色信贷规模不断攀升。其突出特点为在信贷活动中引入环境治理、能耗排放等审批指标,引导社会资本向低碳环保领域倾斜。
绿色债券:专为绿色项目募集资金的债券工具, 在程序和目的上进一步提纯产品的绿色纯度。其中,“碳中和债”自面世以来受到广大投资者关注,作为募集专项资金作用于绿色减排项目的债务融资工具,为绿色低碳循环领域提供相对长期和稳定的融资来源,进一步降低投资者期限预估风险。
碳市场交易: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我国形成“全国碳市场+地方碳市场”与“配额交易占据主体地位 +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作为补充调节”的布局机制。碳市场通过总额设定、配额交易、抵消核减等交易,利用市场化手段推进通信企业低碳减排。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行业标准,将碳金融产品细分为融资、交易、 支持三大工具,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碳金融产品的标准和属性。目前碳市场以碳现货交易为主,未来有 望深入探索碳期货、碳托管、碳质押等衍生金融工 具,与国际标准接轨,丰富市场碳金融产品种类。
ESG 投资:ESG(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投资如今愈发火热,随着金融市场的信息透明化、标准化,通过对以上三项信息的披露评价,能够帮助注重环保业绩的投资者筛选心仪产品,规避产业投资风险,向市场释放强烈的绿色信号。
数据中心REITs:基础设施REITs(公开募集 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以基础设施资产为载体,通过基金经理运营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收益分配,是提升投资效率、降低债务风险的重要工具。数据中心具有成长性强、发展前景广阔、现金流量稳定等特点,作为理想的REITs基础设施资产,未来随着制度、市场发展愈加完善,数据中心资产证券化、金融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绿色保险:为企业维护自身生态权益、追索环 境污染损失提供金融渠道,兼具融资与风险保障双重特性,目前在碳汇保险、能源保险、重大灾害防范等方面均有创新应用,为通信运营商绿色资产投资保值保驾护航。
发展绿色金融路径
通信运营商正在加快构建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和能源结构,在此过程中,应积极 运用、发挥绿色金融产品在高效融资、风险管控、资源配置方面的撬动作用,融合行业特点发力。首先,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证交易等安排加强绿色资产运营,稳步提升企业绿色资产存量,推动产业发展逐步“变绿”;其次,活用市场绿色金融工具,推动数字技术与金融产品深度融合,持续提升自身“更绿”能力;最后,通过深化绿色科技产业投资、汇聚绿色金融大数据,对公众长期投资和科创合作起到引导作用,赋能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形成行业“常绿”生态。
“网融聚合”价值链建设
伴随数字经济发展和“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未来国内绿电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不断扩容,新的市场增长空间将撬动巨量的数字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通信业同时面临绿色化和数字化融合发展双要求,“网融聚合”是转型发展的必要保障和路径。“网”是指通信网络建设和网络服务,“融”包括以碳金融为核心的绿色金融产品。通过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网融聚合”价值链,连接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交易机构等多元主体,使行业绿色发展得到有效的金融支撑,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绿色资产运营
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加强多方合作,不断完善 企业绿色资产的获取渠道,稳步提升企业绿色资产运营效率,逐步拓展绿色资产的金融属性。
绿电资产:围绕绿色生产、传输、交易、认证、消费的全生命周期,结合数字基础设施、信息园区和办公楼宇等场景,尤其是国家“东数西算”建设布局,加强与能源电力企业、绿电交易所、绿电认证机构的多方合作,通过合建、自建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与购买绿电、绿证等方式大幅提升清洁能源占比,从能源侧降低碳排放,获取绿电资产。
碳资产:推动与可再生能源、综合节能服务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发生态碳汇项目、节能改造等自愿减排项目,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增加企业碳资产储备。重点聚焦算力设施,加强信息通信产业链上下游的绿色节能研发和创新,提升服务器、电源、空调等设备的用能效率,提高算力能效,加强存量高能耗通信设施设备绿色节能改造,提升老旧小散机楼的能源利用水平,形成算力CCER方法学, 进一步完善碳资产。
活用绿色金融工具
综合利用多样化绿色金融工具并整合要素资源,与基金、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充分盘活绿色资产,拓展吸引绿色投资的新渠道,尤其伴随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金融属性进一步增强,如碳期货、碳质押、碳信托等绿色金融衍生品日益丰富,可聚焦相关领域重点发力。
ESG投资:随着绿色新赛道的开启,环境信息披露受到投资机构的重视,以ESG理念为核心的可持续投资正迎来风口。政府积极推进企业践行ESG理念、构建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和投资指引。完善信息披露是ESG投资的起点,ESG投资机构综合考虑能耗及碳排放相关的变化因素,帮助评级机构、投资者、上下游合作伙伴等了解信息通信运营商的绿色经营状况和经营理念,增加彼此信任,提供绿色发展业绩保障,而加强整个投资环境的稳定性,促成吸引绿色投资、成立绿色产业基金等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同时,评分高低可能会通过影响基金的投资权重,带来一定的绿色估值溢价或配置方向的指向,从社会端、实业端或资本市场的投资端形成正向反馈,通过更高的信用评级,提升企业绿色低碳品 牌影响力。通信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分布在各产业链环节,三大通信运营商实现“A+H”上市,每年都会发布 ESG 报告。尤其在环境方 面,伴随数字基础设施能耗规模的快速增长,投资和运营成本压力加剧,通信运营商应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重点关注ESG信息披露,吸引ESG投资,不断彰显企业绿色低碳形象和影响力。
深化绿色科技产业投资
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是通信运营商实现自身绿色发展和赋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关键驱动力。通过充分发挥“一业带百业”的作用,吸引更广泛稳定的金融资本,依托在数字技术、低碳科技、新能 源等领域的绿色投资,推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通信运营商应打破单一的“管道”角色,依 托市场、平台、技术等综合优势,以资本入局的形式积极参与数字化与绿色化产业链的融合。一方面加强协同创新,投资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领域,强化通信产业链上下游在绿色节能技术研发、产品设备的供需对接和交流合作,提升全链绿色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加强跨界融合,聚焦CCUS(碳捕获、 封存)、液冷等低碳科技,拓展氢能、储能、微电 网等新能源领域,通过多渠道开展社会合作横纵发力,吸引社会资本投融资支持,共建产业生态合作联盟,通过孵化培育创业企业,推动绿色低碳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创新生产力。
汇聚绿色金融大数据
建立健全高效多元的绿色金融大数据体系。一是强化通信行业绿色数据的采集、分析和使用,开展能耗及碳排放等数据的核算。二是密切关注绿色金融政策动向,关注绿色金融产品数据,研判投资发展趋势。三是完善高质量的碳信息披露数据,促进数据在各市场主体之间的流通共享。通过多源数据整合,充分释放绿色金融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的核心价值,实现数据驱动行业绿色投融资。
通信运营商“网融聚合”价值链建设框架
“十四五”时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数字生活、绿色低碳生活的关键时期,对通信运营商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绿色低碳的转型要求,在数字化和绿色化双重驱动的作用下,打造“网融聚合”价值链,短期看有利于获取稳定多元的绿色投融资渠道,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研发和建设;长期看可助力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证券化发展,形成绿色、高效、集约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因此,大力构建绿色金融市场机制,贯通转型过程中与绿色金融在数据层、运营层、工具层、投资层的深度融合,运用市场化手段助力通信运营商绿色低碳转型迈上新台阶。
新闻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