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张,数字技术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测算的47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为38.1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15.6%,占GDP比重为45.0%。数字化时代,通信运营商充分发挥网络和技术优势,紧跟数字经济,积极发展新兴业务,拓展数字新赛道。
入局元宇宙,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元宇宙概念频繁进入大众视野,吸引各方广泛参与。当前各界对元宇宙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元宇宙概念仍在持续丰富过程中。同时元宇宙以其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ICT、金融、消费品等行业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据彭博预计,元宇宙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国际咨询公司Analysis Group发布的报告称,从2022年起,元宇宙将对世界 经济产生巨大贡献,到2031年的未来十年对全球GDP的贡献可达到3万亿美元。从政策层面来看,多地政府相继发布元宇宙建设规划,布局元宇宙产业。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厦门市大数据管理局联合发布《厦门市元宇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力争到2024年,元宇宙产业生态已具雏形,引入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技术、营收上亿元的元宇宙企业,元宇宙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取得明显进展,对政府治理、民生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河南省印发《河南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元宇宙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初步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元宇宙创新引领区。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带动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超过15000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突破5500亿元。武汉市政府发布《武汉市促进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力争到2025年,高水平建成2个以上元宇宙产业基地、3个以上元宇宙重点平台,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打造50个以上元宇宙典型应用场景和项目,培育引进200个以上元宇宙创新企业,建成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协同发展的我国元宇宙创新发展先导区与核心区。
在此背景下,通信运营商也纷纷探索布局元宇宙。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2)期间,Meta宣布与西班 牙电信Telefónica合作成立一家元宇宙创新中心。韩国运营商SK电讯推出元宇宙平台Ifland。新加坡运营商新电信(Singtel)同韩国SK电讯合作,在亚太市场发展元宇宙业务。中国移动表示将加快培育信息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满足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探索创新虚拟数智人、沉浸式娱乐等元宇宙应用;牵头建设算力终端产业联盟、元宇宙联盟,丰富算力终端、元宇宙应用。中国电信旗下公司新国脉公布的元宇宙战略布局,以元宇宙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者为定位,立足创新应用成果,启动2022年“盘古计划”。中国联通公布元宇宙发展策略包括聚焦算网一体化能力建设,筑牢“虚实相通”的数字底座;聚焦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深耕“虚实 相融”的产业元宇宙;聚焦安全可信核心技术,铸就“虚实相合”的安全第一盾。
深耕5G新基建,加速赋能数字经济
5G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引擎之一。近年来,我国实现5G跨越式发展,5G应用已从消费互联网拓展到产业互联网领域,尤其是“5G+工业互联网”正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报告》认为,我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任务高质量完成,当前全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已形成以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地区为引领,向京津冀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延伸的“东中西”梯次推进的全新发展格局。从政策层面看,我国高度重视5G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5G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202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公布《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并提出,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打造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OT(运营技术)深度融合新生态,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构建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双支柱,网络、平台、安全等基础能力进一步提升,5G应用“扬帆远航”的局面逐步形成。
在2022年省级两会上,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多个省区市明确提出2022年5G基站建设计划。例如,天津要求,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1万个。山西要求,新建5G基站3万个,基本完成高铁、高速公路沿线通信网络覆盖提质升级。黑龙江要求,新建5G基站1.4万个以上,加快千兆固定光网建设。河北要求,新建5G基站2.5万个。山东要求,实施5G和固定网络“双千兆”工程,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6万个。河南要求,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新增5G基站4万个。广东要求,实现5G网络珠三角广覆盖、粤东粤西粤北市县城区全覆盖。广西要求,新建5G基站1.5万个,建成设区市深度覆盖、县城和乡镇基本连续覆盖的5G网络。海南要求,实现5G网络和千兆光网覆盖 全部乡镇。湖南要求,加快5G网络和IPv6规模化部署,新建5G基站2.5万个。
此外,各省区市加大5G赋能行业应用推广力度,不断丰富5G应用场景。在2022年省级两会上,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山东、重庆等多个省区市明确提出,大力建设“5G+工业互联网”“5G+远程医疗”“5G+智慧养老”“5G+智慧矿山”等,积极推进教育、医疗、交通、物流、矿山等5G应用场景试点示范。例如,山西提出,推进煤矿智能化改造,加快5G智慧矿山建设,再建成20座智能化煤矿、500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丰富5G应用场景,力争培育200家以上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加快产业信息化融合、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步伐。内蒙古提出,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建设“5G+智慧矿山”,推动教育、医疗、交通等5G场景示范,建设一批智能停车场、智能充电桩。重庆提出,丰富智能化应用场景,构建“8611”一体化场景建设体系,打造10个“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展示中心。江苏提出,积极创建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推动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落户。山东提出,深化5G、北斗、物联网等港口场景应用,大力发展“5G+智慧矿山”,推动各类矿山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5G商用以来,通信运营商在产业界各方的共同配合支持下,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和5G融合应用发展。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1—10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我国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22年10月末,5G基站总数达225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2.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0.9%,占比较上年末提升6.6个百分点。同时通信运营商积极落实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充分发挥网络和技术优势,持续推进5G融合应用向各行各业渗透,打造5G行业应用标杆,赋能产业数字化。《中国移动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移动打造5G龙头示范项目300个,累计签约5G行业商用案例超11000个。《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公司新签约定制网项目超1300个,新增签约项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80%,5G行业商业项目累计约9000个。《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中国联通5G应用加速从“样板 间”走向“商品房”,2022年上半年5G行业应用签约规模近人民币40亿元,5G虚拟专网服务客户达到2014个,5G行业应用累计项目超过8000个。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全球5G建设向纵深推进,5G行业应用加速成熟,世界进入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时期。信息通信行业作为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未来将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闻附件: